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吕向阳:做人民满意的代表

本文来源:永德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 |作者:张受欢|时间:2017/11/24 15:06:23|点击数:

1964年,吕向阳出生在永德县唯一的德昂族聚居点——团树村的豆腐铺自然村。到如今,已经连续三届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的吕向阳,是全乡任职时间最长、资格最老的人大代表。

自担任人大代表来,吕向阳始终尽职尽责,经常向“前辈”代表的同志们请教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如何更好地传达群众的心声、如何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进行深思熟虑。为了掌握情况、了解群众意愿,团树村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无论东家难还是西家困,他都会主动给予帮助,同时借助县、乡人大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为困难群众发声和解决实际困难,因此被村里群众贴切地称呼为“热心肠”。

多年来,吕向阳在每年召开的人代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因此他也是提出议案、建议、意见最多的代表之一。为了让团树村群众脱贫致富,他多次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大对团树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承办单位的积极承办,该项目于2012—2014年得以实施,以配套硬板路建设、产业发展项目为支撑,投资244.5万元,共完成大黑山、户等、大伙地、豆腐铺、南榨河、下胶厂等8个自然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看到一个个陈旧的村寨换了新颜,当年泞泥不堪的村组道路、串户路变成了砂石路、水泥路,吕向阳也心满意足。

从当上党总支书记到当选为人大代表,吕向阳每时每刻都在为全村的产业发展做规划、找路子。刚当选人大代表时,看到全村的橡胶产业已经不景气,他亲自深入田间地头、深山丛林,对全村的产业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只为找到新的产业发展出路,并主动向乡党委政府提出在团树村发展甘蔗、咖啡、坚果等新产业的建议。由于群众对新兴产业的接受度不高,于是他带头发展,等自家产业发展起来了再将经验传授给其他群众。面对销路问题,吕向阳主动带头到处打探销路,最后引进了多家收购商解决了群众产业的销路问题,为团树村群众增收路子打好基础。

为了保护好德昂族较少数民族的文化,他多次在各级人代会上提出加大对德昂族语言的保护力度,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特意为德昂族配备“双语”教师,他还提出用“双语”教学方式来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这样的教育方式既使德昂文化得以传承,又可以让德昂同胞能够更好地接受汉族文化,进一步促进了两种文化融合交流。

2017年,吕向阳再次当选为县第十二届、乡第九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多年来,他始终不忘一名人大代表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提出“控辍保学”“加强对治安联防人员的管理使用”等诸多极具建设性建议,在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人民选我,我为人民”,吕向阳肩负着团树村人民的嘱托,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诠释着人大代表的深刻内涵,用执着的奉献精神践行着人大代表肩负的期望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