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促发展 公正司法保稳定
本文来源:永德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尹德章|时间:2018/2/6 15:34:36|点击数:
——永德代表团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法院、市检院工作报告
2月4日,永德代表团认真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市人大常委会和法、检“两院”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代表们对这三个报告都表示赞同,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踊跃发言,建言献策。
李拥军代表建议,一是把代表履职能力的培训列入工作计划。在闭会期间,通过不同形式,对市县人大代表进行培训,增强代表的法制意识、履职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市人大常委会从市级的层面统筹,对县区人大内设机构进行统一和规范。
杨洪代表建议,一是市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县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指导。二是市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增加群众参与立法的广泛性。三是要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登记立案,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书面裁定予以受理,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书面裁定不予受理。四是要强化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将监督功能延伸到法院的各项工作中。五是人民检察院要进一步加大公益案件的诉讼,增强公民爱护公物的自觉性。六是进一步关注我市大年龄未婚男性人群的婚姻问题;进一步关注关爱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特别是父母一方或双方被判刑的犯罪的子女。
陈绍唐代表建议,一是市人大常委会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提高群众和代表的满意度。二是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加大立法力度,对城乡建设管理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并对已出台的条例抓好贯彻执行。三是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加大对基层法院、法庭的指导,特别是对永德县人民法院搬迁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四是市人民检察院要继续发扬优秀的廉政文化,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其中,延伸到乡村组一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真正实现普法育人效果。
毛继成代表建议,一是出台法官办案的鼓励措施,全面提升法官办案效率和司法公信力,除进一步完善职业保障外,还应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调动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司法公信力。二是进一步加大破解“执行难”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效,有效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权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大对违法信访的打击力度。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违法信访的打击力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叶金福代表建议,一是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为临沧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加大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增强代表提意见建议的信心。三是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调研力度。
王芳代表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及法律监督力度,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人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加强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的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立法程序,建立立法事项储备库,广泛征求需求立法事项,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后进入立法储备库,根据需立法事项的轻重缓急,列入年度立法计划。三是进一步扩大代表的知情知政权,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平台,按月或按季度将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向代表通报。
杨剑明代表建议,一是为确保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及时落实,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建议建立和做实跟踪督办制度和长效机制。二是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建议加强代表培训,将基层代表纳入培训对象,为基层代表多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条件。
李桂莲代表建议,一是围绕临沧跨越式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对接民本民生,继续加大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让震慑常在,更好地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二是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继续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结率,保障权益人的合法利益,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法律权威。
徐颖代表建议,一是加强与基层村、社区、学校的互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在基层农村、社区或学校作案件讲解分析,让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更直观的接受法律教育,切实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对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电信网络犯罪的专项立案监督工作,加强宣传号召群众面对电信网络犯罪主动报案,创新方法,立足自身职能,依法惩治各类网络侵财犯罪。三是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要全面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行政诉讼以及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把监督和查办司法、执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结合起来,维护司法制度的公正和权威,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杨正昌代表建议,一是拿实招解决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加大司法宣传力度,解决群众不懂打官司的现象,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培养群众通过司法程序维权的意识。加大司法援助力度,解决“打不起官司”的现象。降低诉讼门槛,简化诉讼程序,让一些基层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众打得起官司。加大案件的执行力度,解决群众怕打官司的现象。加大打击力度,尽力化解因“执行难”问题引发的矛盾,确保打赢的官司能够执行到位,提高司法的社会效益,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二是出重拳整治社会经济环境。重点坚持“严打”不软手、坚持重点整治不放手、坚持高压反腐不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