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示范引领 探索人居模式
本文来源:永德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作者:李学华|时间:2017/12/13 10:39:36|点击数:
——永德县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永德县针对广大农村分布广、区位优势不明显等地缘因素和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滞后、财力投入不足,人居环境“脏乱差”较为突出等县情,以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工作为重点,在全县选择10个村庄作为试点,将“七改三清”纳入村规民约,示范引领全县农村提升人居环境行动。
创建试点作示范 强化举措抓宣传
试点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牵头,自今年3月开始,把村庄“七改三清”纳入村规民约工作作为2017年工作要点重点推进,明确由各乡(镇)人大主席团牵头,按照“建成新村寨、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以感恩教育为主线,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抓手,以推进村民自治为主体,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为载体,以自然村组为单元,以示范试点为突破,以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作用。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和运营模式,为全县探索出一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行动标本兼治的新路子,形成创建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村民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粘贴标语、广播通知、手机短信告知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变过去干部唱“独角戏”为如今干群“大合唱”。骂榴寨自然村结合“洁净家园”示范点、文明村创建等活动,提倡文明新风,着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
完善机制定规约 探索人居新模式
通过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村民会议和户代表会议,反复修改,完善制定出切合本自然村组实际的村规民约;乌木龙乡扎模村在完善制定村规民约过程中在8个自然村组开展“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变心”感恩教育。以星期、旬、月和传统节日为时间节点,约定环境卫生“保洁日”,组织群众集体对本自然村组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河道沟渠等进行全面清理;乌木龙乡大门寨自然村约定农历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为“保洁日”。结合自然村实际建立不同的“三包”责任制,要求农户保证自家门前屋后清洁卫生,同步开展绿化、美化工作。建立保洁员制度,由村民会议推选出1至2名保洁员,负责村内公共区域卫生监督和日常保洁维护;底卡一二组充分把低保户纳入示范带动,由村民表决推选2名享受低保政策的村民负责打扫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约定每户农户每月或每年交纳适当卫生管护费,用于保障保洁员工资及垃圾清运经费;明信坝一组制定《垃圾清运收费制度》,约定每户农户每年交60元、每户商铺每年交100元垃圾清运费。部分自然村成立村理事会,负责环境卫生的组织、评比和监督;骂榴寨自然村理事会建立家庭卫生评比制度,每周开展1次卫生检查,每月开展1次环境卫生综合评比,并公开评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