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学习 再领会 用讲话精神推进工作落实
本文来源:永德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李拥军|时间:2018/1/2 15:51:32|点击数:
当前,省委、市委提出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开展再学习,对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中央巡视组对云南提出的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推云南跨越发展,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深刻的联系和内涵,意义重大。就个人对讲话再学习再领会有几点不成熟的体会,作个粗浅发言,请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讲话是对云南发展方向的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云南要闯出一条跨域式发展的路子。”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云南,根本任务是发展,解决所有面临的难题要靠发展,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了云南各族群众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为云南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不仅完全切合云南的实际,而且更切合永德县的实际。因此,学习总书记云南讲话精神,我认为就是要牢牢握总体要求,谋划好永德的各项工作,认清永德发展中所处的地位,面临的优势和困难,认清我们肩负使命和责任,树立新的标杆和目标追求,逐一研究和推进,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云南勾画的美好监图变为永德的现实。
二、讲话是对云南民族工作的肯定和方向的定位。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国家对边疆稳定工作十分重视。云南历史上发生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吴三桂的三籓之乱、清朝末年改土归流、红军长征时期的彝海结盟、沧源佤族抗英斗争等正反事例,说明云南的民族和谐团结工作与云南的经济发展工作同样重要。新时期,云南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到位,民族团结进步,平等团结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巩固,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政策落在实处,云南做出了典范、积累了经验。 但在新的形势下,敌对势力同样与我们党争夺民族工作这张牌,通过对少数民族以慈慈善机构组织的救助、西方一些教派的传入等等对少数民族进行全方位的经济、宗教文化渗透、政治渗透从未停止过,临沧、永德在受境外邪教传教组织的渗透和干扰的现象同样存在,做好反渗透工作也不容忽视。作为云南的干部,其实民族工作就在身边、就在嘴边。新疆和西藏的民族工作就是一个活的事例。总书记提出:“把云南建设成民族团结的示范区”要求,是对云南民族工作的肯定和信任,也是政治站位上的要求。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应当在抓经济发展、抓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把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把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政策落在实处。
三、讲话是对云南在“一带一路”开放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总书记提出:“把云南建设成面向南亚东亚辐射中心”。我的理解是对云南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原来个人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辐射中心的理解主要概念性理解的层面,不深入。在人大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对杨浩东书记在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加快临沧对外开放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传达学习后,进行了一些思考,对这一概念有了一些深的感触。临沧基础设施为什么滞后,城市建设为什么滞后,农村建设为什么滞后,这几个问题道理很简单,因为临沧以前在国家政治上不那么重要,经济总量上可有可无,因此得不到国家,得不到省上的支持。因为国家和省上对你没有需要,我们叫穷、叫苦、叫累永远没有用,浩东书记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聚集效应”。临沧通过解决“五通”问题,把产业布局好,那么周边州市的的相关产业就会向临沧聚集,甚至不仅是周边,整个西南都会往临沧聚集,临沧就会成为云南、西南乃至整个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通往印度洋的主要经济贸易通道,这就是聚集效应。另一个例子就是“虹吸效应”。也就是阮成发省长讲的“驿站现象”。如果我们错过当前这个重大机遇,如果通往印度洋的通道最早不是在临沧打通,那么临沧所的资源、要素、资金、项目、人才就会向其他地方集中,最后被吸空。
永德应当怎么落实总书记在云南的讲话,我认为浩东书记在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加快临沧对外开放座谈会结束时的讲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的任务就是抓好落实。浩东书记强调:我们一直强调讲政治,强调“四个意识”,强调要维护核心,如果不拿出具体行动,那就是假话、“两面人”。我们一定要有所作为,哪怕每个单位今年做一件事,明年做一件事,到2019年就能做成三件事,全市累加起来就能做成很多件事。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能推动解决一些制约临沧发展的重大问题,就有可能在2019年交出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的“临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