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村随笔
本文来源:中共永德县委党校 |作者:邓传果|时间:2018/4/11 8:50:11|点击数:
银杏村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和千千万万西南小山村一样,依山而卧,村边和山沿柔和的线条融合为一整体,远远看去,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村。村头是大片大片稻田,宽阔、平整,漫着千百年来农耕人家最普通的生活气息。
银杏村又和普通的小山村有些不一样。村中,成百上千的棵银杏树洋洋洒洒地铺开着,依着山,伴着水,恣意挺腰伸臂,使村子的体态有了不一样的丰硕壮美。
我和朋友们进入银杏村时,正值初冬,是村子最美的时节,银杏叶都黄了!那是足以令人震撼的场景:所有的色彩都已褪去,只剩下一片金色。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上、泛着泥香的矮墙头、古老的瓦屋顶、规则不一的场院边,全被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堆积成一定的厚度,叶片与叶片之间形成一些缝隙,整个场景显得蓬松温暖。风中,叶片随性翻飞,人的头顶、辫角不时会停留下几片,成为最时尚的装饰。
这一片金黄,干净透明得不太真实,没有金秋田野的丰饶,没有黄金的厚重,只是纯粹的一种颜色,毫无征兆地就哗啦啦涌入你的视野,让你还来不及调整思绪就忘掉了外面的世界,顷刻间成了村中的一部分,比如空气,比如涧水,比如眼前的一片叶。
走进人家的庭院里,踩着厚厚的叶层,会忍不住捧起一大把叶片往空中抛洒,噢嗬,整个世界成了飘飞的花朵!叶片飞着舞着欢笑着在头顶旋转,万束光芒从枝丫间穿过,流动在叶片间,叶,完成了生命中最壮丽的一幕,人与时光,变得异常清晰。
银杏村是宁静的,固守着千百年来山村纯朴、温厚的本色。石板小路弯曲、狭窄,偶尔从落叶中露出的石墙上爬满青苔,头戴包头的阿婆坐在墙角享受正午的阳光,她的前面,摆着临时制作的银杏叶花环和从自家院子里摘下的银杏果,没有吆喝,没有叫卖,更没有一般景区里常见的死缠烂磨。路边院角,有炊烟袅袅升起,诱人的香味儿直往鼻孔里钻,那是村里人在杀猪,一群孩子在烤肉吃。村头,满是稻杆的田坝里,雪白的床单被套在飞扬,映衬着蓝天,发出呼啦啦的明快的声响,开办农家乐的男主人耐心细致地为住店的客人准备着,似乎在完成着一件庄严的圣礼……
银杏村又是开放的、包容的,任何人走进村里,都可以触摸到乡村柔软的体温。村里人家日夜不闭户,铺满银杏叶的宽阔场院任你驻足,任你翻滚,任你拍照,穿梭的人流中,你无法分清谁是主人,谁是游客。人家的场院外,大小不一的场地上,摆着光滑透亮的木桌,上面有茶壶、茶杯,三两片银杏叶落在旁边,这是一幅随性的写真画。随意坐下喝一杯温热的茶,感觉时光永驻。
我们在村头的一户人家吃晚饭,餐桌摆在一棵古老的银杏树下,不时有叶片飘落,停留在我们头上的花环间,喜得几个朋友像小女孩一般做POSE拍照。
晚餐的主菜是银杏果炖鸡,配以主人家从旁边的小园里临时摘下的青菜。至纯至真的香味使赞美的语言失去了分量,只有一声声“啊”“噢”的感叹从胸中蹿出。
院子里没有灯,月光从树的枝丫间筛落下来,细细碎碎地洒满餐桌。我们借着这淡淡的光静静品尝乡村的味道。旁边,宽阔的田园沉沉睡去。
晚上我们住的是农家小屋。木质地板,木质窗户一尘不染,泛着温暖的光泽。推开窗户,一根银杏枝条忽地伸入房间,顶着的几片叶儿微微颤动。我往窗外一看,啊,一片银杏林!古老而丰茂的银杏树的簇簇金黃,倚在青石、黑土与蓝天间,调皮的枝条不时伸入旁边的房间。树下的场院里,主人围着火炉烤火,蔼然的红辉中,一朵朵平和的微笑悄然漾开。这画面,肯定在老子的大同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