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道路连民心
本文来源:永德县文联 |作者:刘洧秀|时间:2017/12/25 14:38:08|点击数:
2016年“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响彻永德的三山四水六面坡,党的光辉普照着永德边疆的每一寸土地,尤其温暖着永德的“边山少穷”地区;党的恩情关怀着永德边疆的每一个角落,融化和感动着永德百姓的心,更加坚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交通人作为党的光辉的传播者,作为党的恩情的承载者,一次次深入挂包帮村——大雪山乡大炉厂村访贫困、听民声、攀雪山、探险境。用忠诚和担当开凿着大雪山的脱贫致富之路,用团结和拼搏开阔着党和群众的连心之路。
永德大雪山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低纬度高海拔原始林区,地势险峻,悬崖壁立,毒虫肆虐、荆棘遍野。2016年我们深入大雪山测量村组道路,为了降低坡比,确保路线平缓、安全,我们来回20余次穿梭于大雪山的密林深箐、悬崖峭壁。与其说我们是在测路,不如说我们是在用青春和生命丈量大雪山的高度;用意志和奉献诠释着公职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那些日子大雪山几乎每天都要下一场大雨,电闪雷鸣、有时还夹杂着冰雹,在山上遇到倾盆而下的大雨,我们就一起挤在黄泡树下、蕨菜林里。如果实在没有地方可躲,就只能烟熏火燎、泪眼汪汪地在雨里烤火御寒、烘衣服,倾听着农民兄弟畅谈“十三五”期间他们在脱贫浪潮中的巨大成效,虽然大伙身上湿淋淋、冷冰冰的,心里却美滋滋、暖洋洋。等雨稍小我们就继续在雨里雾里闯仙境,翻山越岭探迷宫。我们的大旗组、中线组、水平组都需要清晰、开阔的视野,还好我们总指挥黄缔伟视力比较好,瞄大旗的大雪山兄弟更是雨雾里视物的高手。那么最艰难的就是水平组了,视力要求最高,而技术员却个个是眼镜奴,为了把影响降到最低,我们就在雨雾中持续注视着塔尺的方向,哪怕雨雾吞噬了抬塔尺的人,也要目不转睛地盯着瞄准的方向,以便趁着雨雾被风吹散的瞬间,快速无误地瞄准、读数。这就是所谓的“雾里瞄旗、雨中读数”。
雨后的山路泥泞不堪,植被湿滑。我们时而滚滑坡、时而摔泥潭,但最惊悚的还是雨后的蚂蝗坡,那里蚂蟥如麻,内衣里、腋窝下、裤腿中、肚皮上都可以捉到贪婪吮吸的蚂蟥,衣服上、书本上看到3、5个蚂蟥欢快地探寻着美食更是不足为奇。起初女同胞尖叫不断,大家忐忑不安,但后面几天大家都很淡定了,感觉到冰冰凉凉的蚂蟥爬进衣服里,看到探头探脑的蚂蟥扒在衣服上,大家都会温柔地把它摘下来、弹出去。只有我始终不敢自己把蚂蟥扯掉,因为可恶的蚂蟥扒在哪就死不松口,甩不出手。
大雪山总是雨多晴少,趁着下雨我们会抓紧时间吃午饭。我们把花杆立在雨中,搭上塑料布、打上雨伞,做成雨棚尽量防止雨水淋湿饭菜。大家则端着大碗,站立在雨中,用雪山上的琼浆玉露来下放,真别说和农民兄弟一起餐风饮雨、甘苦与共,连饭菜也格外的喷香、回味无穷。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就是我们战功累累、凯旋而归的时刻,但对于饥肠辘辘、归心似箭的我们,最惧怕的却是“回营”的路。因为持续的大雨导致山路坑洼坎坷、湿滑泥泞,在邻坡的转角处车辆随时都可能打滑、失控、玩漂移。有一次车轮陷在泥浆里面,我们和10多个农民兄弟用手推、用肩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才一步步艰难地把车子挪出了泥潭。一路上车辆剧烈的颠簸摇摆、路上雨雾弥漫、视线模糊。我们8个队员紧密地挤在一起,车里安静地可以听到大家的呼吸声,大家紧张地凝视着窗外,甚至不敢长吁短叹,生怕车子会因为自己的喘息而滑出了路面。雨雾隐没了坚持在后方护行的摩托车队,但大家知道他们一直尾随车后,因此大家紧张不安的心里多了一份浓浓的暖意,多了一份为朴实勤劳的大雪山兄弟凿山开路的决心和毅力;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每一个农民同胞的身体里都沸腾着走出大山、走出贫困的热血,都跳动着一颗拥护党、感恩党的心;而每一个平凡的交通人身上都背负着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脱贫攻坚是党心所系、民心所向,脱贫道路是连心工程。在这伟大的工程中党和群众、政府和人民,餐风饮雨、甘苦同味,并肩作战、肝胆相照。用团结拼搏、艰苦奋斗讴歌着“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而我们公职人员尤其是交通人则要秉承并发扬甘于奉献、赤诚担当、深入基层、团结群众的奋斗精神!让党和人民感情的桥梁更加坚如磐石、牢不可破!让党和人民的感情枢纽连成线、结成网,坚韧不摧、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