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大山乡:民生实事票决制 让基层民主更“落地”
本文来源:大山乡人大主席团 |作者:尹佳霖|时间:2025/5/13 10:22:04|点击数:
“以前是政府定项目,群众只能被动接受,现在由人大代表票决,我们真正有了发言权!”谈及永德县大山乡推行的民生实事票决制,当地群众感慨万千。
长期以来,民生项目多由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度不高。2024年以来,大山乡积极探索,推行民生实事票决制,构建起“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全新模式,将民生项目的“决定权”交到人大代表手中,精准对接群众关切与政府工作,让基层民主更加具体、实在。
在项目征集阶段,大山乡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以“民呼我为”工作为抓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突破“固定征集”与“定期征集”的局限。通过打电话、微信群聊、召开群众会、“客场摆闲”、日常走访、义务劳动活动、代表联络室及会议集中征集等多种途径,依据群众生产生活时间和习惯,开展“常态征集+流动征集”,广泛收集民意,确保群众的呼声能及时被听见,提高实事征集率。
对征集到的项目,大山乡人民政府严格依据紧迫性、可行性、效益性、协同性四个维度的标准进行筛选。从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综合考量资金预算、政策合规性、项目收益人群覆盖率、长期社会经济效益以及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度等因素,对各村上报的实事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每年精心筛选出一批涵盖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候选项目,为乡村发展筑牢基础。
筛选出的候选项目及相关事项提前15天在辖区内公示,并开通线上线下意见反馈通道。公示期间,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实地考察,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公示结束后,由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投票表决,以得票数高低作为重要参考,确定项目是否实施。规范的投票程序,既保障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又压实了政府的执行责任,切实实现“群众点单、代表决单、政府买单”的闭环落实。
“票决不是终点,而是履职的开始。”大山乡人大主席卢德飞介绍,乡人大专门成立“项目跟踪监督小组”,每月对实施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顺利落地见效。同时,定期组织代表视察项目进度、听取汇报,并在年底开展满意度测评,全方位保障项目办实办好。在此过程中,人大代表实现了从“事前审批”到“事中监督”再到“事后评估”的全链条跟进,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确保重大项目依法依规推进。
项目实施完成后,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参与验收。通过实地查看、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现场座谈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形成问题清单反馈给相关部门,限时整改,并开展验收“回头看”,确保项目公开透明、符合群众需求。
小制度撬动大民主。民生实事票决制增强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麻栎寨村民王斌说:“现在修哪条路、改哪些设施,都是我们自己选的,项目做得好不好,也是我们自己评价,我们当然更支持政府工作!”作为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大山乡通过“代表定、政府办、群众评”的闭环机制,精准实现“群众想什么”与“政府干什么”的对接,为乡村振兴注入民主活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山乡将进一步扩大票决制覆盖面,持续推动民生实事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让每一笔资金都花在群众的心坎上。